你有没有听说过城市食物森林?其实就是在城市里弄一些像“迷你农场”一样的地方,不光种菜,还种果树、草药这些,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“自然世界”。这种事情,应该说挺有意思的,我觉得能不能做到,跟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关系。
我之前去一个小区旁边的食物森林逛过一趟,说是食物森林,其实有点像混合版的公园和菜园。你可以随便在那儿走走,走着走着就能碰到各种水果树。说实话,一开始我都不太敢摘,因为感觉那是“公共的”,怕别人会觉得我太随便,但看到旁边的小孩就在那摘梨子吃,才放心大胆地去拿。你看,像是一个隐形的规定,吃果树上的果子是完全OK的,反倒是别的东西我还要留意一下。
然后说到这食物森林的设计吧,跟你想象的传统农田不太一样。很多地方是种了多种植物,根本没啥分界,香蕉树旁边可能长着一棵草药,旁边还会有野花啥的。这种“自由生长”的方式其实挺吸引人的,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不小心踩到了某块地方,什么都不算“规则”——它自带一点随意的感觉。
不过呢,说到这些食物森林最大的一个难题,其实是它的可持续性。我们都知道,种个果树得等几年才能结果,结果,可能某些人觉得“种菜不是快嘛,怎么不见着收成?”不过,我想说,这其实是个长期投资,慢慢的会有一股“天然的补给”感。可能刚开始会觉得不过瘾,但过几年,周围的人,甚至是孩子们,可能就会对这些树产生“认同感”——这也是一个城市生活跟自然融合的过程。
我记得有一次在公园里看到一位老奶奶,她从树下捡了一个掉落的柿子,笑着对我说:“这些柿子今年有点少,去年可多了。”她说话的口气很自然,感觉就像在家后院捡自家种的果子一样。我当时才突然意识到,这种食物森林的意义,可能就是在让大家重拾对“自给自足”的一些感受,给这个城市里的人提供一些更自然、更接地气的方式生活。
总之吧,我觉得这种城市食物森林,不仅仅是为了让你有地方摘果子,种菜,它还可以改变我们和城市、自然之间的距离。反正,我是挺喜欢那种一边走一边吃的小确幸,虽然这也只是一点点零星的小体验,但每次想起来,都觉得挺温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