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迷上了做室内生态微景观,其实一开始也不太懂什么是生态微景观,就是觉得家里没点绿意总觉得死气沉沉的。然后在网上看见有些人用玻璃瓶、花盆之类的做小小的“迷你森林”,瞬间觉得特别有意思。就开始自己尝试了,结果一试就停不下来。
我买了个透明的玻璃瓶,想着做个小型的生态瓶。其实这类东西看起来很简单,但做起来还真是有点讲究。首先你得有点耐心,光是选植物就搞得我头大了。你不能随便乱放,像多肉啊、蕨类植物啥的,都得考虑到它们对光照、湿度的需求。总不能做出来一个“死瓶子”,植物死了以后看着也心塞不是?
然后就是底部排水层的问题,很多人会在底部放点小石子、活性炭,有点像迷你版的花园底层。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水分不积聚,避免植物根部腐烂。我一开始就没弄这层,结果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去,瓶子里面的植物就有点发霉,差点放弃。后来找了点旧的陶瓷碎片,这才有了点效果。
我觉得做这种生态微景观,最让人放松的就是那种每天都能看到它们慢慢长大的过程。你看着植物一点点长高,特别有成就感。而且,空气湿度也能改善一些,反正总比没有绿植好。也有时候会在瓶子旁边坐着发呆,看着里面的小小世界,完全就像是自己在“照顾”一片森林一样。
最有趣的是,我居然开始关注起了一些细节,像瓶子里的苔藓,如果不定期喷点水,它就会干掉,跟小小的沙漠一样。然后就是如果温度过高,瓶子里的湿度就变得超大,空气也闷。就突然意识到,自己居然在玩自然的平衡,哈哈。
说实话,刚开始做这个的目的就是想让房间看起来不那么单调,但慢慢的,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真的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部分。每当看到它们,我的心情也不自觉变好了。想想以后还能做一些更复杂的景观,自己动手改造的过程也挺有趣的。
不过,不得不承认的是,生态微景观真的是需要时间和细心的陪伴,有时候也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小小逃避。它不像植物一样容易打理,你还得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态知识,但一旦掌握了,就会发现它是非常值得投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