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时候觉得心情特别波动,可能也和饮食有点关系吧,突然意识到情绪健康和吃的东西真的是息息相关。不是说每顿都要吃得多精致或者营养成分超高,但如果你平时吃点过于油腻的东西,或者一直忙着应付外卖,情绪真的容易不稳定。
记得有一次下午两点多,特别累,可能是早上没有好好吃早餐吧,结果我吃了些零食当午餐。可别说,吃了之后就开始有点小焦虑,脑袋一片混乱。那种心情很奇怪,有点浮躁,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。后来我就开始反思,自己是不是该多关注一下自己的情绪健康饮食,光靠外卖、炸鸡披萨根本救不了我。
后来有段时间,我试着做了点改变。虽然不是什么大幅度的饮食革命,但我开始注重一点——水果和蔬菜,这两样食物的魔力其实挺大的。刚开始的时候,每天都不太能坚持,感觉每天加点蔬菜就像是完成任务,但久了之后,我突然发现,心情变得平稳多了。不是那种一秒钟从焦虑到放松的神奇转变,而是渐渐地不那么容易被小事激怒,也不那么容易陷入无端的情绪低谷。
当然了,我知道有时候很难做到每天三餐都健康,尤其是加班或者懒得做饭的时候。对我来说,垃圾食品的诱惑真的是随时在那儿,有时候工作一忙,吃个炸鸡或者披萨也能给我带来一点安慰。但问题就是,吃了那些东西,心情反而更差,整个人都沉默了,不是那种好沉默,是那种“心烦意乱”的沉默。所以,后面我就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,偶尔满足一下自己的欲望,但一定要给身体一点时间,让它恢复平衡。
最重要的是,不管什么时候,还是要多喝水。说起来简单,实际上很容易忽视,但水能冲刷掉你体内的一些不好的东西,也能帮助你调整情绪。每次喝了水,心里感觉有种说不出的清爽感,甚至有点微妙的好心情涌上来。
然后,有时候会发现,压力大了之后特别容易吃甜的东西,这个我也有点依赖,尤其是心情不好,吃块巧克力好像瞬间能得到一种“满足”。但这也是个陷阱,甜食虽然能短暂提振你的情绪,但就像快餐一样,最终只会让你陷入更深的低谷,心理上也会更失衡。后来我学会了适量,偶尔吃点甜品,但不再当它是拯救心情的万能药。
反正吧,饮食真的是影响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,只要稍微留心一点,多给自己一些“绿色”食物,尽量避免一味依赖不健康的食物,情绪自然也会更稳定。不是说每餐都要做大菜,但多吃点对自己好的食物,你会发现心情慢慢也跟着好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