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消费人群,真的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。就拿我身边的人来说吧,大家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了。以前我妈还总是提醒我“吃点肉补补”,现在倒是我自己每天会默默研究这什么低脂、低糖,然后买一些看上去超级健康的零食回来。说白了,就是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健康达人,可是内心深处其实也没有完全放下那些美味的垃圾食品。
现在的健康消费人群,应该是越来越有意识的那种。我认识几个朋友,他们根本不管什么流行趋势,就是看着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饮食。比如,张姐,40多岁了,每天就靠一碗燕麦加牛奶撑着早餐,最怕的是吃太油腻的东西。你看她倒是瘦,可又说自己太缺乏运动,整天在办公室做“久坐族”。她倒不是想减肥,而是希望通过调整饮食让自己的身体“清爽一点”。这说起来有点怪,但好像就是她理解的健康。
然后是我自己,有时候就觉得,哎,做健康消费还挺像“社交刷存在感”那种感觉。比如,大家都在说超级食品,我也忍不住买些羽衣甘蓝什么的,喝点绿茶,不过你让我天天做这些,也就只是在网上看个视频、买个包裹,然后快快当个“健康标杆”。可是去健身房呢?不敢,太忙。最后倒是成了低卡零食的爱好者,吃个啥豆腐干,看着包装上写着“低卡”,心里就特别有安全感。
不过现在的健康消费人群,真的是多样化。有的朋友坚决支持有机食品,一个小小的苹果都得是无农药的,挑得特别细。然后还有些人,虽然在外面吃个汉堡,看似毫不在乎,但私下里却偷偷去做体检,一旦发现自己有点小问题,马上就开始关注营养补充。我一个朋友就,根本不吃药,但只要一有点感冒,立马吃维生素C,她说这就是她的“自然疗法”。
大家追求健康的方式真的不太一样,但共同点大概就是都在尝试让自己的身体状态好一点,不管是通过调整饮食,还是买各种健康食品、做运动什么的。只是,有时候那种消费真的有点像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——看看,虽然我吃的健康,但到底有多健康,谁知道呢?
我倒是觉得,健康消费人群是不是还缺少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?每个人对健康的理解都不一样,消费的方式也各有千秋。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“保养”身体吧,只是,谁又能说清楚,最健康的方式到底是啥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