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一直在琢磨一个事儿——要不要试试做个微型室内农场?一开始其实是看到某个朋友在小红书上发的,她把家里的窗台弄成了一个小小的菜园,什么生菜啊,香菜啊,看着都特别有成就感。想想自己每天都买菜,来回跑超市、果蔬市场,麻烦死了。于是我就开始琢磨,这事儿行不行?
我家也有个窗台,其实就那么一点地方,根本不够种什么大菜。可是说不定迷你农场也能满足我对“自己种”的那点小愿望呢?而且网上有很多教程,教你怎么用各种便宜的材料做出来。有的说可以用旧瓶子、玻璃瓶,我想这就挺环保的吧,反正丢掉也是浪费,拿来种点儿菜也不错。然后我在网上买了一些种子——比如小番茄,说是种在阳台上也能长得很好(先不管能不能长)。种子什么的其实都不贵,最贵的也就是几块钱。看着自己种出来的,想想就觉得超有意思的,反正空间也小,也不怕浪费。
不过,问题来了,种菜可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。我第一次种罗勒的时候,没想到居然种了几天它就开始黄了。这时候我才意识到,好像我给它浇水太多了。然后又开始看一些攻略,原来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还不一样,我之前给它浇水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点。还有光照问题,我以前一直觉得只要有阳光就行,结果我发现其实不是。房子里没那么多直射阳光,没想到这些小小的植物也有自己的“挑剔”!
所以说,微型室内农场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,但也真是需要点耐心的。每次看看它们从种子长成小苗,再到逐渐有点儿样子,心里那个小确幸简直不能更明显。特别是那几颗自己种的小草莓,虽然每次摘下来也就几颗,但就觉得特别满足。就是那种,嗯,自己养出来的东西,感觉有点不一样。
不过说实话,微型农场的乐趣可能比实际的收获更多。因为你得经历一堆试错、失败,然后慢慢摸索出一套方法来,才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。我现在基本上是种点简单的草本植物,偶尔试试小果蔬,感觉自己像个城市里的小农夫,也挺好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