蔬菜的新鲜度,其实说起来挺复杂的,又好像没那么复杂。你有没有发现,每次去菜市场或者超市,看到一堆菜堆在那,心里不免会想着,“这菜看起来好像不太新鲜了”或者“这菜是不是刚摘的?”。但新鲜度这个东西,真的是个很难一眼看明白的事,尤其是我们这些普通人,谁能真正从外表就判断出它的新鲜程度呢?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专业的食材检验员那样,手一摸就知道。
首先说说那个最基本的,就是蔬菜的颜色。你有没有注意到,那个绿油油的菜叶,到了超市里有的颜色明显变暗了,有的甚至泛黄。我就不太喜欢那种黄黄的菠菜,感觉不新鲜,放久了可能口感会变差,吃了还不健康,毕竟大家都知道,蔬菜变黄了,营养也跑了不少。哦对了,那个紫甘蓝,一开始看着有点紫,过几天就开始发黑,我就开始怀疑它是不是“挂”了。这样看着,根本不想下厨做了。
再来说说叶子和根部的状态。你知道吗?有时候菜的叶子不脆,摸上去软塌塌的,心里就很不舒服,感觉它一定放了很久,或者是早上刚摘下来不久就被弄坏了。其实菜根部的新鲜度也挺重要,根部干瘪、发霉了的菜,谁敢买?我记得有一次在市场看到一把大葱,葱根部已经黑了,想着“这葱是不是放了几天?”虽然心里疑惑,但还是没忍住买了。后来回家一吃,嗯,味道确实有点怪,不是特别新鲜的味道,口感也没有那么好。
当然,有的菜像是西红柿,外表看着红红的、圆滚滚的,难免让人以为新鲜。可有时候咬开一口才发现里面已经有点软烂,果肉的那种水分都开始流失,吃起来就没那个爽脆感了。这种情况真让人失望,特别是想做沙拉的时候,吃不到那种清脆的口感,心里就特别不爽。
讲了这么多,其实不只是外表的事,气味也是我判断新鲜度的标准之一。要是买的菜,一拆开就有一种不太好的味道,那肯定是菜放得不新鲜了。特别是菜花、绿叶菜,有时候放久了,它们那个气味变得好难闻,才会意识到“哦,原来我买的这批菜已经不行了”。这种时候真的是有点心烦,明明想吃顿健康的蔬菜餐,结果光挑菜就挑得头疼。
不过说实话,有时候我们也不可能在菜市场每次都挑到最完美的新鲜蔬菜。所以,我一般都是尽量挑那些当季的蔬菜,这种菜通常比较新鲜,价格也不会太离谱。你买菜的时候,有没有觉得冬天买的菜,一些叶子菜总是特别不脆,口感有点差?而春天或者秋天的菜,往往好像更有生气,吃起来也是挺爽口的。
蔬菜新鲜度这事,说复杂也不复杂,但说简单,可能也得我们自己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来慢慢积累经验。要是有时候买了点不新鲜的菜,也别太自责,毕竟谁能每次都挑到最新鲜的呢?就当给自己下次买菜的经验积累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