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食品新鲜度,我真是有太多话要说了。你们有没有那种心情,打开冰箱,看到里面的菜已经有点变软,水果也开始有些发暗,哎呀,一瞬间就心塞,感觉自己亏了一笔。最烦的就是那种拿出来一看,外面看着还挺好,剥开一层皮,哇,里面已经有点变质了,感觉自己吃的都是“假新鲜”。这时候就特别想把这些东西全都扔掉,但又觉得不值,心里纠结得要死。
然后你有没有发现,超市的水果有时候看起来“死气沉沉”,明明外表很光鲜亮丽,但咬一口就能感觉出那种假新鲜的感觉。就像是那些看起来色泽诱人、又大又饱满的草莓,吃起来不甜、不酸,口感也不够饱满,那种软塌塌的感觉让你觉得它根本就不是刚摘下来的,而是放了好久的。说实话,像这样的食品我宁愿不买,或者要特别小心挑选。
还有就是肉类和海鲜了,真的,买回来的时候就觉得它们好像从冰柜里拿出来没多久,直到它们真的开始慢慢“失去新鲜感”……有时候感觉这种食物,它虽然是新鲜的,但你却永远也无法确认它到底是不是完美的新鲜。想想看,特别是海鲜,最怕买到那些看起来鲜活的贝类,回家一煮,发现那个味道,哎呦,简直是“不新鲜”的代表。你知道那种味道吗?一股很怪的腥味,吃了一口就心生疑虑。就算是新鲜的,但它没有保管好,也没做好预处理,不就等于浪费了?真是气死人。
其实说到底,食品新鲜度就是个“看脸”的问题。有时候你不小心挑错了,食物就没法挽回了。我总觉得像蔬菜这种东西,鲜度才是决定好坏的关键,其他的什么调味料,烹饪技巧,再好,都是后天努力,最重要的还是食材本身。如果食材不好,做再好吃也就没那个味儿了,别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就像你做一碗汤,汤料不新鲜,最后出来的汤总是怪怪的,不是那种清爽鲜美的感觉。
有时候想着,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,食物的新鲜度就是最直观的东西。如果它是新鲜的,那自然就好。你不用去琢磨什么其他的“诀窍”。就像你去买那种果蔬,挑的过程就很简单,越是新鲜的,闻起来就越香,摸起来越有弹性,捏在手里不容易变形,而那些看起来“超市式美观”的,总给你一种“装饰品”的错觉,明明是吃的,但从心底总觉得不太对劲。
你有没有觉得,一些超市的“摆放技巧”也特别让人头疼?不是不新鲜的食物,而是被摆成了最吸引眼球的形状,你一走进去就很容易被吸引住,那些好看的食物光线一打,真的很难抵挡住。特别是节假日的时候,真的很容易被那些促销的“新鲜”食品给诱惑了。又被买了,回到家才发现,原来所谓的新鲜,只是外表华丽而已。
食品新鲜度这东西,它其实有时候比你想象的更难把控。你看,买菜买水果,选肉选鱼,所有的一切,往往是每次都得靠运气——有没有买到真正新鲜的,真的是心情大考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