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餐厅里的“智慧餐厅系统”越来越普遍了,感觉这玩意儿慢慢成了我们吃饭的新常态。记得上个月去了一家新开的餐厅,完全没有看到服务员跑来跑去地点菜,反而是每个桌子上都有一台小屏幕。你就坐在那,拿起菜单,直接在屏幕上点自己想吃的。其实刚开始我有点懵逼,觉得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玩电子游戏那种感觉——不过,后来发现还挺方便的。
这智慧餐厅系统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“省时间”。你不需要等服务员过来跑个好几趟,点完菜也不用和他沟通什么的。直接在屏幕上选好了,就可以提交,几分钟后就能收到你点的菜。想象一下,以前点餐要等好久,而且有时候那服务员声音小,不好意思听错了什么。现在好像彻底解决了这种尴尬的情况。还有个小细节,就是那屏幕上会实时显示每道菜的图片和价格。很多时候,我们就是怕不知道菜品长啥样,一直纠结要不要点。现在看图片就能很清楚地做决定,简直是为选择困难症的我量身定做的。
不过,不能否认的是,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种方式有点“冷冰冰”的。你和屏幕沟通,不是和一个人对话,感觉少了点人情味。记得之前跟朋友去吃饭,他就说:“这不是我们以前那种吃饭的感觉啊,少了点互动。”我理解他的意思,毕竟吃饭本来是社交的时刻,和朋友聊聊天、点个菜也是一种乐趣。现在这种系统虽然方便,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
还有就是,智慧餐厅系统不仅仅是点菜那么简单。比如,结账的时候,现在也不需要排队了。直接扫一下桌上的二维码,就能在手机上看到账单,几秒钟就能搞定。比起以前要拿着卡排长队,或者还得担心钱不够,我觉得这个真的超省心。
不过,说真的,虽然这种系统在很多地方用得越来越多,但我还是挺怀念以前那种传统的吃饭方式,至少那时候有服务员会过来问:“你要点什么呢?” 现在的这些智能系统虽然方便快捷,但有时候也让我怀疑,它会不会把一些小小的人情味也一并给“自动化”了呢?
智慧餐厅系统真的是让我们吃饭的方式变得更高效了,但究竟能不能替代掉我们和服务员之间的互动,感觉也得看每个人的选择了。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