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词开始被大家频繁提到,就是C2M定制,好像一夜之间就火了。其实一开始听到这个词,我也没太懂,直到有次和朋友聊起来,才恍然大悟:原来它就是消费者对产品定制的意思。简单来说,就是你作为消费者,可以直接参与到产品设计或者生产的过程,给厂家提出要求,他们根据你的需求来生产东西。说白了,就是“你说了算”的感觉。
记得之前买衣服总是跟卖家说:“能不能加点颜色?这个款式能不能换个布料?”然后卖家会告诉你,这些都不行。现在不一样了,很多商家通过C2M定制模式,简直满足了我所有的“小心愿”。有时候,我甚至可以选布料、配色,甚至连衣服的长度、版型都能改一改。别说,真的是能搞到那种“我自己设计”的感觉,哪怕其实就是一些小小的修改,但看着穿上去的效果,心里还是有种满足感。
这其实不止限于衣服,连日常用品也是一样。上次我买了个定制的手机壳,选了自己喜欢的图案、颜色,再加上自己名字的拼音,整个设计自己决定,感觉完全不像是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,更像是专为我量身打造的。你要说这种体验是不是很“奢侈”,我倒觉得,这种定制化服务已经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“贵族专享”了,反而是更多人能够享受到的普通人日常体验。
而且你说这些厂商不聪明吗?他们简直是通过C2M定制模式,打造了一个消费者和厂家直接对话的平台,不但节省了中间环节的费用,还能真正做到根据需求来生产,避免那些生产过剩的浪费。真的是两全其美。
当然,说实话,这种模式的好处也不止这些,有时候在自己参与定制的过程中,居然还能发现一些自己都没想到的好设计。有点像在自己家里改装修,突然发现某个地方多加个小细节能更好,心里就会想:“原来是可以这样操作的。”这种互动感和参与感,平时我们买那些已经定型的商品是完全没有的。
不过,说到底,C2M定制也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用,还是有些产品,一旦太过于个性化,反而失去了它本来的功能和便利。举个例子,我曾经试过定制一款特别的办公椅,想着能符合自己体型,结果买回来试了几天,觉得设计虽然很有创意,但舒适度差了一点,反而觉得坐得不如那些标准款的椅子。还是要在定制和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。
其实,随着C2M定制的普及,生活中的一些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了。以前你买东西,就只有一个“它是什么”的选择,但现在,你可以决定它“是什么样的”。这种变革真的是在慢慢改变我们日常的消费方式,谁知道以后是不是连买辆车、建个房子也能定制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