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是觉得家里的买菜需求越来越复杂了,怎么说呢,买菜的事儿其实本来挺简单的,不就是去超市挑挑选选,回家做饭嘛。可是你知道吗,现在就变成了一种“心情挣扎”了,特别是周末。
上周我去买菜,走到超市门口一看,哎呀,蔬菜区那一排排的青菜一眼看过去五花八门的,我就觉得自己像个迷路的孩子,都不知道该挑哪一种。现在菜市场、超市里的选择多了,光是价格差异就能让我心里犯嘀咕。比如,有时候一颗西红柿好像两三块就能买到,结果一不小心看到那种有机的,一颗就得八块十块的,我一犹豫,这账还没算清楚,就已经站在一堆标价高的菜品旁边,脚步怎么都迈不开。
然后我开始想,买菜好像变成了一种挑战。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最近爱研究健康,结果有时候就纠结到要不要选一些更“绿色健康”的食材。你看,那些有机蔬菜,虽然贵,心里却总有个声音在说,“这对家人好,吃得放心”。可等到结账的时候,又想,贵了好几倍呢,家里人也没那么挑,能省就省,不是嘛?
当然啦,做饭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了。食材新鲜还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我这种比较注重口感的人,没错,家里的饭做出来是很讲究的,买的菜有时候不仅仅是为了吃饱,还是为了做个美味的家庭聚餐。所以我又开始思考,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平衡,这种买菜的决策好像变得越来越复杂了。有时候为了省时间我选择去生鲜电商,但每次都要算好送货时间,不然两三天前就得定好单。你说,真的能全方位满足需求吗?
更搞笑的是,每次买完菜回来,老公又会在一旁唠叨:“你怎么又买这么多菜,我们不是上次还剩了好多嘛?”哦对,家里冰箱总是神奇地装不下所有的东西,明明买了那么多蔬菜,结果一周下来总会剩不少。买完菜回家,看着满满一大袋,总是想着,“是不是买得太多了,明明两个人吃不完?”可是,难道买少了就不担心有空隙,万一真不够吃怎么办呢?那一丝丝的焦虑,总是悄悄地爬上心头。
你说到底,家里的买菜需求也跟着生活节奏变化。以前都觉得挑个菜没什么大不了,但现在,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特价菜,看到电视上各种健康饮食的广告,又让人有点纠结,真的是,去买个菜能纠结好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