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农产品溯源系统,我自己感觉,它其实就是一个让你在买菜或者买食品的时候,知道它从哪来,怎么种、怎么养,甚至是它的“身份证”一样的东西。就像你在超市里看到那块草饲牛肉,标签上写着溯源二维码,扫一下,哇,居然能看到这头牛在草原上奔跑的日常。是不是很酷?不过,说实话,这种技术刚开始推行的时候,我还挺怀疑的,觉得这是不是又是商家为了吸引眼球做的噱头?
但后来,我看到几个朋友家里买的菜上也开始有这些溯源信息,他们还很认真地对着手机扫一扫,好像在查一个“真实的历史”。有一次,我好奇地问他们:“你们怎么知道这些菜是安全的?”他们就跟我说,这不就是通过这个溯源系统来保证食品的来源和质量吗?我听了之后觉得也有点道理,毕竟吃进肚子的东西,谁敢不谨慎对待啊。像有的农药残留超标的,直接就被筛查出来了,甚至农田里的土壤怎么样,都会在这个系统里一目了然。虽然说这不是100%能防止一切问题,但总比啥都不清楚强。
更好玩的是,有次我去市场买鸡蛋,摊主给我一个二维码,说这鸡蛋来自他家自养的鸡,连鸡的名字都能查到,哈哈,我当然没真查什么名字,只是觉得,哇,这个做法是不是也有点过了?我自己都想,万一哪天有个商家开始推“我家的鸡从小听歌,住豪华鸟笼”之类的溯源信息,消费者是不是也会有点好奇呢?
说实话,这些溯源系统让我一度开始怀疑,咱是不是太迷信科技了?有时候我们信任这些信息,觉得有了系统,就能解决所有问题。但偏偏有时候,过度依赖技术也会有点反效果。因为不是什么所有的商家都能做到完全透明的,甚至溯源信息背后,可能还有一些小心思。你也知道,市场上不少“套路”很深,没准你扫的二维码背后也并不是那头草饲牛的真实写照。
不过,如果说农产品溯源系统在生活中能稍微让消费者放下心来,至少它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。也许,它就像是一个隐形的监管工具,提醒商家必须要有责任心,但我们消费者也得保持一份警觉,别总是把“技术”当作万能药,随便吃了啥都无所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