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觉得生鲜市场真的是越来越热了,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,大家好像都对这个东西特别感兴趣。你看看那些生鲜超市,以前都是老百姓去买点菜、买点肉啥的,但现在感觉变了,光是水果摊、蔬菜摊就能把你逛上一会儿。以前就想着做饭得跑一趟市场,顺便买点东西,但现在很多地方连小区门口都开始开生鲜店了,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“微型超市”。不过说实话,有些东西我还真觉得没必要,反正我常买的那几样,还是觉得传统市场买比较实在。
我特别喜欢去那种有点“古早味”的菜市场,有时候买菜,真的是比超市新鲜。你看,超市里的东西要么快过期,要么就是感觉像被冻过一万次一样。可是市场里的时令蔬菜,就那种刚摘下来的,放在你面前,闻着那股土味,才有那种原生态的感觉。真的,别说,感觉有点回到小时候了,那时候去市场挑个鱼啊,鸡啊,都是活蹦乱跳的,吃着才放心。现在的线上生鲜平台也不少,但我总觉得,隔着屏幕就少了那种感觉,买的时候心里总是琢磨它能不能新鲜送到。
说到这儿,我最近发现很多人都开始关注那些所谓的“有机”蔬菜,有机农产品真的好像一夜之间变得很时髦。尤其是你在网上一搜,什么“无农药”“无激素”,好像吃了这种蔬菜就能立马变健康一样,搞得大家都开始对普通菜有点“有色眼镜”。我也有试过,拿了些所谓的“绿色有机菜”,不过坦白讲,吃了几次感觉没啥大区别,可能是自己心里觉得对身体好吧,但毕竟价格贵得一逼,我还是忍不住心疼。尤其是看到有些地方,生鲜配送贵得要死,一点小东西,运费比菜钱还贵。
这几年我还注意到,很多人都喜欢买一些进口的水果,啥“澳洲牛油果”啦,“新西兰奇异果”啦,听着就高端。感觉我们好像越来越能接受不同国家的进口生鲜了,尤其是那些高大上的水果,成了不少家庭的“常客”。我也买过几次,觉得确实好吃,但有点让人怀疑,咱们本地的水果咋就不能这么好呢?而且这些进口水果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,但仔细想想,一年四季吃这个,那碳足迹也不是个小数目啊。每次想到这些,心里又有点不舒服。
生鲜市场这事儿,真的是越发复杂了,有些人喜欢拼价格,有些人喜欢拼新鲜度,还有人看重的是那些所谓的“绿色有机”。感觉以后,生鲜消费不仅仅是买菜买水果的简单事,背后还得掂量掂量到底买哪个更划算,哪个更符合自己心里的标准。你们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