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最近在想,生鲜行业的融资真是越来越热闹了,感觉每次刷朋友圈,都会看到哪个生鲜电商或者供应链公司又拿到了一轮新的投资。说实话,生鲜行业这个东西,搞不好真是门大生意,搞好了也可能像做个“农贸市场”一样,真的是有点无限可能。
你想想看,现在的我们,谁不天天在网上买菜?不管是水果、蔬菜,还是啥肉类,动动手指就送到家。这不是单纯的买菜,这可是个大生意啊!而且,生鲜可不像衣服、电子产品那样能放好几天,它一天两天坏了就不行,得保证速度和质量。这就要求整个供应链特别特别高效,光靠做线上卖菜是远远不够的。所以投资嘛,生鲜行业看起来就是个永远都不缺钱的地方。
但是,这个行业的竞争也真是激烈。比如说那些做生鲜配送的公司,啥“盒马鲜生”啊,“每日优鲜”啊,背后都是巨头在撑着。你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,光靠卖菜可能就很难活下去。没错,融资就显得特别重要,投资者不仅看你产品怎么样,背后那条供应链、那块市场是不是有爆发潜力,这些都能让他们心动。
有时候我觉得,投资人看的不是你当下有多少客户,而是你能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里站稳脚跟。就拿生鲜电商来说,竞争这么激烈,能不能扩展到城市之外,甚至做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平台,这些都得考虑清楚。所以这些公司在融资的时候,不仅要讲“我们现在有多少用户,增长得多快”这种话,还要提到未来几年的计划,比如“我们会怎么突破物流瓶颈”“如何提高库存周转率”“如何减少损耗”。这些看起来平凡的事情,却是投资人考量的重要点。
不过,老实说,很多时候看那些投资消息,我也有点疑问。真的能成吗?我们家楼下那家生鲜店,一年到头换老板几次,也就打着“新鲜”卖个菜。要是能投进这种生鲜行业,搞不好也就是个大亏。感觉很多生鲜行业的融资,就像是资金链上的拼图,哪一块少了,可能就什么都垮了。说到底,能不能长久,最后还得看公司的执行力和对市场的理解。
有时候想想,生鲜行业就像是生活中的那种“你随时都得吃饭”的必需品,无论做得怎么样,大家都得消费。但如果真想赚钱,除了卖菜、送菜,得做到让人觉得“哦,这家菜真是好,新鲜又便宜”。融资嘛,还是得看谁能在这场接力赛中更快跑完。
不过,像这种行业融资的事儿,真的是一个很“烧脑”的话题。我敢说,站在现在的角度,看谁在这波投资里大赚,也没办法轻易判断。这就像炒菜,一不小心就可能翻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