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发现,生鲜消费真的是悄悄发生了变化,尤其是那些高品质的食材,大家似乎越来越注重了。说实话,以前我买菜,顶多就看下蔬菜新不新鲜、肉类有没有血水,稍微方便一点就行了。可是,近几个月,感觉身边的朋友都开始变得特别挑剔。那种有机蔬菜、无激素肉,甚至连海鲜都要查来源、查养殖方式,大家好像突然就有了那么一点“健康强迫症”。每次去超市,都能看到有人盯着标签看半天,眼神里写满了慎重。
你也会发现,很多店铺和平台都开始做各种生鲜品类的升级,就比如说,最近我试了一个网购平台的“定制生鲜套餐”,居然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吃法,选出每周的菜品种类。你想想,这不就变成了吃饭时的一种“定制化体验”吗?有些菜,甚至会直接送到你家门口,买回来根本不需要清洗,打开包装就是直接做的那种。虽然价格不便宜,但说实话,味道真的不一样,肉质更紧实,蔬菜也更鲜嫩,吃着都觉得有点“满足感”吧。
再说说最近火爆的那些生鲜电商平台,你是不是也常常看到各种促销活动?比方说,买一送一、包邮、或者优惠券啥的,虽然说的有点浮夸,但其实也挺吸引人的。说到这儿,我就忍不住想吐槽一下,那些新鲜的水果啊,刚到手时,真是觉得有点奢侈感。想想以前,我就买个苹果,五块钱最多了,现在随便一袋水果都能破个三十,感觉自己像变成了有点小“贵族”一样。
不过,我个人还是有点不太能接受那种像超市一样的自取式生鲜区——你得自己挑,自己装,有时候不太习惯。虽然便宜吧,但就是总觉得有点像是走马观花,根本没什么质量保证。而且,家里人总是提醒,还是要选点看得见的东西,毕竟再高档的盒装肉,也不是啥人见人爱的食物。
生鲜消费的这些变化,真的让我有时候觉得很新鲜,也有点不适应。以前我们可以随便买点大米面条,蔬菜随便一捞,现在却变得像是在挑选奢侈品,越来越“讲究”了,嗯,这种消费趋势是真的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。其实,这种变化的背后,还是跟大家对健康的重视、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有关系吧。谁能想到,原来去市场买个白菜,竟然也能变得如此“讲究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