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感觉自己越来越在意买菜这件事了。可能是因为做饭的次数多了,才慢慢发现,家庭买菜的满意度真的是一件挺微妙的事。说到买菜,我之前总是习惯去超市,觉得那地方啥都有,方便又快。但后来发现,总是看着一堆蔬菜水果,挑来挑去,结果袋子里装的东西有时也不尽如人意。你知道的,那些感觉比想象中要难做点的菜,总是挑了最难处理的食材。
有一次,我去超市挑了些菜,想着回家炖个鸡汤。结果选了几根鸡胸肉,买了点黄鳝,几根生姜,结果这东西回家一做,味道差得不行。鸡胸肉本来就没什么味道,还买得不新鲜,最后炖了两个小时,完全没有那个鸡汤味。真的是让人觉得,有时候看起来最简单的食材,搞不好却能让你心塞。
还有一回去菜市场,看着一个卖菜的小摊,老板看起来挺热情,我就随便问了几种蔬菜,结果买回来的菠菜已经放了几天,感觉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新鲜感。说实话,虽然菜市场的东西常常更便宜,可是心里总觉得,菜卖得那么便宜,也难免有点儿让人不放心。每次一买回来,满心期待的做的饭,结果那份新鲜感的失望,着实让人挺郁闷。
其实吧,家庭买菜的满意度还不光是靠挑选的技术。反正很多时候我发现,自己最满意的还是那些去超市买的大品牌,一些细节服务做得挺好的,比如送货上门,或者是一些鲜食组合套装,倒是能省点力气。也许别人会说你懒,但实话实说,谁不想每天都能吃到又便宜又新鲜的菜呢?
不过,也得说,能自己去市场挑挑买买,逛一逛,跟老板聊一聊,也是生活的一部分。虽然价格不一定最优,但聊聊天气,或者找找自己有感觉的菜,也挺有意思的。有时候,买菜的过程本身就变得比菜做得好吃还重要。
但总的来说吧,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,那个买菜时的不爽和满意的变化,真的是瞬息万变。今天觉得买菜很有趣,明天却可能因为一袋不新鲜的白菜,直接想要骂人。买菜的情绪波动,大概就是如此吧。